中国矿业大学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4年12月正式获批重组。该实验室是我国露天煤矿领域唯一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也是直接面向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需求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聚焦国际露天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科技前沿,围绕露天煤炭开采岩土损伤传导致灾机理、生态地质演化规律及调控机制两大科学问题,紧扣露天煤矿灾害与环境一体化智能感知预警技术、生态化开采与灾害防控技术、生态保护修复与自维持促进技术三大技术问题,力争建成露天煤矿灾害防治理论技术策源地,打造成国内外不可替代、示范引领一流的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开放平台,引领露天煤炭行业科技进步。
中国矿业大学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发了空天地协同的露天矿边坡地质灾害多源协同监测技术、生态地质环境米级分辨率时序精准监测技术、露天矿生态保护修复动态智能监管系统。创建了露天矿区近自然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形成了露天矿近自然地貌重塑、排土场活土层重构、煤基固废生态化处置利用、粉煤灰基分布式海绵排土场构建、植被近自然配置等关键技术,在准格尔、宝日希勒、北电胜利、哈密等大型露天矿区建设了多个科研基地,显著提升了我国露天煤矿科技水平,为国家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
版权所有: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